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“我儿子,生在斯坦福医院,长在学生宿舍区,终还是与斯坦福无缘啊。”香云悻悻地说,“去年一赌气,他不再申请任何大学,直接上了那边的山麓社区大学。”我们登上后山山顶,看到山麓边绿树丛中的斯坦福建筑群的红瓦顶时,香云如此感慨。
 
艾米听腻了,“又来了,你夸饭馆菜烧得好,难不成饭馆就得留你做厨子?”
 
我说,“香云,社区大学会是你儿子的起跳板。我认识的常瑞华,就是从社区大学生开始,做到美国工程院院士。”
 
“院士?这可是工程领域专家的最高荣誉呀!”
 
“她上山麓社区大学时还在中餐馆做洗碗工。”
 
她俩不由得啧啧称奇。常瑞华是华人的传奇,但知道她的人并不多。下山的时候,我开始讲常教授的故事。
 
1994年,我是斯坦福金斯顿光电实验室主任潘泰教授的行政助理。那年夏天的毕业典礼,我在现场协调秩序。教授和博士生就要列队入场了,我看到教授队列里有个瘦小的女子,黑色的袍子在地上拖了一大截儿,白皙的面庞,透明塑料框儿的近视眼镜,浓黑的齐耳短发,哪像教授?于是,我拍拍她的肩膀说:“马上就要入场了,学生的队列在那边。”她身后的皮尔斯教授说,“她是教授!常教授。”“这不是第一次了,”她笑了笑,向我伸出了手:“我叫常瑞华。”作为工程院的女教授,常瑞华当时已经是斯坦福的风云人物。
 
后来,我听到不少关于常教授的故事。
 
常教授的父亲十六岁离开哈尔滨到台湾,1978年中美建交成为大局,他决定移民美国,这样他就可以回老家了。1979年4月,她父亲回到了哈尔滨去看分别了三十年的父母。等他回到美国,才发现存在银行的钱几乎全没了。原来,银行在没有他同意的情况下把钱做了期货交易,十天内就输光了他们全家的所有积蓄。那时,常家已经付了头款,买了一座小房子,如果每月不能按时还贷,房子就会被银行没收。常教授的父母英文不好,只能做工钱最低的清洁工。可是,祸不单行,她父亲在打扫柏拉阿图高中的钟楼时,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,卧床不起。
 
顶梁柱倒了,作为家中的长女,弟弟妹妹们都还太小,常瑞华不得不开始找工作。第一份工是中餐馆的洗碗工,就在斯坦福大学附近。每小时的工资不到一美元,但也好过没有呀。每天她的工作就是给厨师打下手,洗菜,切菜,还有收拾餐具,擦桌子,洗碗,有时候太忙了,洗碗时忘了戴手套,从手指尖到小臂,布满了血口子。同时,她还去成人学校学英文,就想当个跑堂的,免去洗碗之苦。
 
我把香云的下巴往上托了托:“这些都是当年常教授亲口对我说的。”艾米指着前面不远处的饭馆说,“别走了,咱去那儿边吃边聊如何?”
 
我们围坐在屋角的餐桌坐下,点了一壶乌龙,在她俩热切的目光里,我接着说:后来,她加入了东北同乡会,会里有个叔叔告诉她,以她家的状况,可以申请到助学金,上社区大学。于是她就到附近的山麓社区大学注册,半年后,她的英文就很溜儿了,在中餐馆也做跑堂了;为了补贴家用,她又找到了一份周末数据中心做输入员的工作,平时白天上课,兼做数学家教,晚上仍然在中餐馆打工。一年半后,她攒够了学分,转学到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。两年的硅谷生活告诉她,一定要读理工科,最好是电机系,毕业后好找工作。
 
在戴维斯电机系,她平均每天只睡四个小时,就像长在实验室里的一棵树,常在实验室打地铺,其实宿舍离那儿并不远。大三结束的夏天,她到惠普做夏季工,工钱是每小时十九美元,比一年半前的收入翻了十倍之多。
 
大学毕业时,她选择了伯克利读博士,主要是因为维纳瑞教授,他是光电物理领域的翘楚,帮助戴维斯建了工学院,其间认识了常瑞华,被她的才华和拼劲儿折服,向她发出了邀请。有机会告诉你们的孩子,申请博士学位前,和有关教授建立关系是多么的重要啊!
 
瑞华博士毕业后进入贝尔通讯实验室,做的是半导体激光阵列应用研究,后来被斯坦福挖走。
 
“激光阵列的精确和快速的特性,使得它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,都能做到3D识别……激光阵列会是下一代产品的核心技术。”作为硅谷资深工程师,香云的话很有权威性。
 
“是啊,常教授后来凭借在激光阵列领域的研究成果,当上了伯克利工学院副院长,清华-伯克利深圳学院(TBSI)共同院长,美国工程院院士。今年还得到日本工程界最高奖 — 大川奖,这是国际工程界的殊荣!”
 
我们三人开始研究菜单,一道阳光打在我们的桌上,抬头一看,是餐馆的门开了,进来一个短发女人。由于背光,我看不清她的容颜,那轮廓很像常教授。跑堂的把一个大袋子递给她:“您的菜齐了。老板特送您一道‘当红炸子鸡。”她接住袋子,递过钱,很亲切地说,“不用找了!替我谢谢老板,叫他不要太辛苦了!”就朝门外走去。“您瞧您,真不好意思,慢走啊您呐。”
 
“是她!”我连忙冲出餐馆,只看了到她的车尾。
 
文章原刊于《南方都市报》(2019年01月25日GB06版)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郇舒叶

郇舒叶

73篇文章 10小时前更新

在斯坦福大学任职27年,退休前担任斯坦福国际发展中心培训部和中国关系部主任。现任南方都市报“硅谷来信”专栏作家和广东省贸促会驻硅谷办公室经贸代表。

文章